为响应“分类培养、精准赋能”的教学改革目标,精准对接艺术类学生的专业特点与发展需求,三亚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在《大学英语1*》课程改革中创新推出“英语艺术展演”教学模式,将语言学习与艺术表达深度融合,打造“语言+展演”的特色创新课堂。这里没有枯燥的语法背诵,取而代之的是声情并茂的剧本朗读、小组协作的剧目排练和掌声不断的课堂展演。

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往往侧重于通用技能,而艺术类学生思维活跃、表现力强,常常感到“吃不饱”或“不对味”。为此,公共外语教学部大胆破局,将大学英语1*的教学从“纸面”带到“台前”,开创了以“语音基础+表演实训”为核心的“英语艺术展演”创新课程。

课堂上,教学以小组协作形式展开。教师首先播放精选的英语艺术短剧范本,引导学生感知地道语音与舞台表现的结合。随后,学生们以4-6人为单位组成“剧组”,从剧本研读、角色分配到舞台走位,进行全流程的排练。教师则化身“导演”和“语音教练”,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进行一对一的发音纠正、连读技巧指导,帮助学生打磨每一个演绎细节。

自该教学模式落地实施以来,教学成效初显,收获了师生双向积极反馈。学生反馈,趣味化的展演形式使他们主动开口交流的意愿明显增强,发音规范性与表达流畅度得到明显提升;授课教师表示,小组协作与英语互评机制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语言知识、锤炼应用能力,切实达成“学以致用”的核心教学目标,为艺术生外语能力培养提供了高效可行的实践路径。
图文:吕思萱 审核:赵丽华 编辑: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