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8日下午,翻译专业在腾讯会议平台举行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开放性教学研讨活动。此次活动以“产教融合”和“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为核心,深入探讨课程思政的创新实践,旨在提升翻译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推动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的紧密对接。
余老师和钱老师就翻译专业产教融合途径进行交流
在本次教研活动中,英语系副主任余玉秀老师详细阐述了产教融合的重要性,并提出教师们应将行业需求和教育目标有机结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活动中设立了多个小组讨论环节,教师们就“如何将实际工作场景引入翻译教学”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如增加与企业的合作项目、设立多样化的实习机会,以及调整翻译实践课程的设置,旨在将教师在企业中的实践经验有效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翻译实务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除此以外,本次活动还特别安排了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专题讨论环节。教师们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对翻译专业课程的影响展开了全面的探讨。讨论内容包括如何利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跨文化交流机会来丰富翻译课程,如何在翻译任务中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特色,以及如何应对国际商务翻译中遇到的挑战。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意见交换,教师们不仅加深了对“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理解,还共同探讨了在翻译课程中融入国际视野的新方法。
另外,为了在翻译课程中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们也探讨了“如何在翻译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讨论过程中,教师们分享了在翻译实践课程中加入思政元素的具体策略,包括通过翻译涉及国家政策的文本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利用翻译案例提升学生对国家发展的理解和认同。这一环节帮助教师们明确了课程思政与翻译教学的结合点,为未来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我院翻译专业的此次开放性教研活动不仅提升了翻译专业教师对产教融合的认识,也为翻译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和调整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推进产教融合、拓展国际视野以及探索课程思政,三亚学院翻译专业将继续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感的高素质翻译人才,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成长和职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图文:钱堃
审核:余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