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快速发展,海南对外交流日趋频繁,与此同时,为各高校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契机,也对各高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英语翻译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我校新设的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适应区域社会发展的需求,产教融合为高校与企业之间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提供了有效路径。本专业在进行产教融合的应用型翻译人才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策略展开:
产教融合
(一)课程设置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翻译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将翻译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分为语言知识与能力、翻译知识与能力、相关知识与能力三大模块。语言知识与能力旨在夯实学生的英汉语言基础,对应的课程可开设: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语法与写作、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文写作。翻译知识与能力旨在让学生掌握翻译的理论与技巧,对应的课程可以包含:翻译理论导读、应用翻译、翻译技术、英汉翻译实务。相关知识与能力旨在培养学生在跨文化交际、创新实践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对应的课程可以包括:英美概况、西方文明史、中国文化概论、国际商务礼仪、普通语言学等等。
(二)教学与行业结合
教学内容的组织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核心环节。比如在设计翻译专业教学课程时,可以通过引入真实的岗位情景,让学生事先了解专业岗位中所需要的英语知识与需求,明晰例如某品牌会展与英语翻译专业的实践任务,并以此作为课程设计与规划的出发点,做到将学校、企业之间的互动效能发挥到最大,以此提升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行业知识和语言知识相互融合,使学生更具市场竞争力,顺利地完成由学生到社会工作者的衔接。
(三)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现了学生学习的情况和教师授课情况的反馈。在进行产教融合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背景下,可以利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多元教学评价方式,从目标多元化、主体多元化、内容多元化和方式多元化等方面来创建多元教学评价体系,这样更有利于增加多元主体的参与度,以及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四)师资队伍
“双师型”的师资队伍直接影响着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质量,本专业的教师大部分已获得翻译硕士学位和较高水平的翻译专业资格证书,还有一些教师具有海外留学背景,这些为“双师型”的师资补充了力量。然而,虽然教师们的翻译理论知识储备较充足,但在企业实践的经历比较少。因此,高校应与企业合作,高校教师可以到企业里接受培训,或者组建翻译团队承担企业的翻译项目,这样校企双方共同获益。另外,高校也可以创建翻译工作坊,承接市场所需要的翻译业务,助力于“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是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必然选择,是翻译专业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企业获得翻译人才资源的良机。
图文:袁勤
审核:余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