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语言服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为探讨语言服务的理论与实践,助力学科转型和产教融合,外国语学院于8月22日成功举办了一场题为“语言服务与外语翻译教师的科研和教学能力提升”的暑期学术沙龙。这次活动聚焦于“语言服务”、“新文科”以及“产教融合”三大主题,旨在促进外国语学院内部学术交流与实践经验分享。
(语言服务团队线上合影)
本次沙龙由外国语学院语言服务团队负责人程海东老师主持。程老师首先介绍了语言服务团队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校内外语言服务与外语翻译领域的学术交流,探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教师面向语言服务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更好地满足社会对语言服务和翻译人才的需求。然后介绍了此次沙龙活动的流程,为整场活动奠定了扎实基础。
在活动的第一个环节,程海东老师首先抛砖引玉,分享了语言服务研究领域的最新学术动态,为各位老师带来了国内和国际语言服务发展和研究领域的前沿视角。
(程海东老师分享语言服务前沿动态)
随后,邓小兰副教授分享了她主持的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海南自由贸易港应急语言治理研究》研究进展和相关成果,向各位老师们展示了应急语言服务在自贸港实际应用中的关键作用,给与会老师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借鉴。
(团队邓小兰副教授分享应急语言课题研究情况)
俄语系吴亚男副教授围绕“新文科”与“产教融合”的关键词,探讨了在新文科背景下,依托产教融合项目,现代翻译教学如何借助大数据赋能的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时期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全新思路。
(吴亚男副教授分享现代翻译技术大数据赋能研究)
紧接着,俄语系教师董丹介绍了她当下所翻译的译著《亚美尼亚创伤》中的相关问题和心得,让我们也感受到了翻译实践中思想火花,对文学文本的翻译有着较强的指导意义。
(董丹老师分享翻译实践心得)
马曌博士作为俄语系的青年教师,分享了她在口译实践课程模式研究方面的经验,同时也分享了她暑假期间在俄罗斯翻译企业从事挂职锻炼经历,这不仅强调了新文科的培养对于教学方法的创新,同时也突出了“产教融合”的理念。
(马曌老师分享在俄罗斯翻译企业挂职锻炼经历)
沙龙活动的高潮之一是由张晓辉教授的点评总结环节。张教授首先从国内外经贸等多领域跨文化交流的角度分析了由传统翻译向语言服务转向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对团队各位老师的积极参与和团队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详细地对各位老师的发言进行了周到而精彩的点评,并希望团队各位老师能够真正把科研和教学与自贸港建设结合,真正把语言服务落到实处,助力海南自贸港发展。
最后,语言服务团队负责人程海东老师对本次学术沙龙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展望了未来语言服务团队的研究计划。他表示,语言服务科研团队要多角度、多层次融入三亚学院和外国语学院产教融合的新征程,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为培养更多优秀的语言服务人才贡献力量。
(图文:程海东 审核:吴亚男 编辑:李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