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科研团队全体成员于7月26日,参加了由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澎湃新闻·Sixth Tone、斯普林格自然集团和圣智集团协办的“首届中国跨文化教育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高端论坛”线上论坛。论坛邀请了外语教育、中文教育、外事外交、新闻传播、国际组织等各界专家和专业人士作主旨发言,为跨文化教育及跨文化人才的培养贡献真知灼见。
参会嘉宾及主持人
论坛首先进行了由跨文化研究专家研发的“外语教育中的跨文化能力教学参考框架”与“跨文化能力考试”的发布仪式。
专家发言
发布仪式结束后,专家学者依次分享各自关于跨文化教育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主旨观点和研究成果。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姜锋教授围绕“知行统筹,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主题,从国际传播的原因、对象、内容、方式、发起者及传播结果,对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必要性进行了详细阐述。他提倡,应全方位开展中外对话实践,以实现国际传播互动实效。
深圳大学的孙吉胜教授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为宏阔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语境,从外语教学和大国外交的关系命题出发,紧扣外语能力、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三个关键词,巧妙回答了现下应培养什么样的国际复合型人才,以及怎样培养国际复合型人才。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张红玲教授介绍了外语教育中的跨文化能力教学的参考框架与解读。张教授从研制该参考框架的必要性以及跨学科的原理性(发展心理学与教育目标分类学)出发,对外语教育中的跨文化能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研究方法、特点、过程与原则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北京大学的王栋教授从全球化最新发展趋势看跨文化教育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王教授介绍了全球化发展的新趋势与新特征,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教育的特征、挑战以及发展趋势,并阐述了跨文化教育对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华东师范大学的潘文国教授将跨文化交流能力作为外语类专业的终极培养目标,分析了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潘教授明确了跨文化交流能力在课程设置当中的指导原则以及培养路径,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跨文化交流能力建设进行了指导。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赵蓉晖教授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对国际理解和国际胜任的概念进行了清晰的界定,指出国际胜任是国际理解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从态度、知识以及沟通协作等方面予以实现。赵教授将语言教育纳入了多学科视野和社会生活的大背景当中,指出外语教育今后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李正仁教授介绍了联合国的运行机制及相关的国际组织,以及一些相关可供选择的职位,并指出应聘者如何理解和捕捉相关空缺岗位的信息,以及应聘者应具备何种应聘条件、做好各种应聘准备以及怎样规避相关的风险以提升应聘成功率。
澎湃新闻·Sixth Tone的总编辑吴挺对Sixth Tone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对其主要的功能、主要的受众群体以及目前取得的成绩进行了简要阐述,详细介绍了Sixth Tone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与方式,即从微观入手的理念、意识形态上敏感问题的恰当处理、小而精的主体内容、原创性的坚持以及挑选题挑受众与抓重点抓眼球相结合的核心方向。
华中科技大学的彭仁忠教授从五个方面对跨文化能力考试理论框架、研发设计与应用分析展开论述,即从跨文化研究的背景和原因、跨文化能力考试的相关理论依据、跨文化能力考试的模型及维度的建构、跨文化能力考试的体系、内容设计与构成,以及跨文化能力考试的对象与内容及其结果的分析工具这五方面,对跨文化能力考试理论框架、研发设计与应用分析进行了细致的阐述。
经过一天充实而精彩的研讨,首届中国跨文化教育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高端论坛圆满结束。本次论坛专家们精彩的学术观点和富有启发性的研究内容大大深化了英语翻译科研团队老师们对跨文化教育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理解,使我们对加强跨文化教育以及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清晰而透彻的认识。
图文:阎宏薇
审核:余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