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南川区西城街道的金飞浦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家待业。他说:“我是专科学历,专业比较冷门,工作也不好找。”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他的人生进入低谷。
南川区就业部门了解到金飞浦未就业的情况后,主动与其联系,针对金飞浦就业相对困难的实际情况,开展“精细化”定制服务,为他就近安排了一个公益性岗位进行过渡性安置。目前,金飞浦在南川区西城街道工作,每月工资收入2700元。
故事背后
2018年,重庆市的重点群体就业得到保障,“就在山城”就业促进行动加快推进。
对于高校毕业生,重庆市建立高校毕业生实名制信息对接和定制服务机制,开展就业指导、专场招聘等450场次,“一对一”帮扶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1.7万人,全市高校毕业生年底就业率达94.4%。对于农民工,他们狠抓家庭服务业发展和返乡创业试点,引导农民工转移就业。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23万人,基本实现“应转尽转”。对于其他重点群体,他们举办“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帮扶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27.85万人、困难人员就业13.21万人,全市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2019年,重庆市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完善实名制登记和定制服务机制,确保应届高校毕业生年底就业率达到90%以上,有就业意愿的贫困高校毕业生全部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提高农民工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和贫困人员就业援助,确保“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