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生涯倒计时一年,最近更是沉浸在找工作的海洋中,简历投递、初面、笔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终面,各个关卡都能刷掉一批人。
话不多说,今天我们聊聊无领导小组讨论。
故事的开始,先介绍一下背景。
笔者在校招之时投递一家国内大型民营企业,网投简历合格后被通知去参加初面。
初面的内容分两大部分,自我介绍及无领导小组讨论。大部分有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环节,无疑是一些综合性岗位,换句话说就是所有的毕业生几乎都可以胜任。
因此,可以很明确的说,无领导小组讨论就是刷掉大批面试上表现平平的应聘者,学习成绩、科研能力、实践经验在这一关不足以体现。
一、自我介绍,不容小觑
一份出彩的自我介绍是面试的加分项,如何保证在1-2分钟内表现自己最好的一面,这是应聘者首先要考虑到的。
事实上,在被通知参加面试到真正面试的时间也就一天而已。
利用这一天时间准备一份自我介绍可能时间上来看相对奢侈,但在面试前一定要把自我介绍的核心点记下来,面试的路上做到倒背如流。
若是想保证万无一失,可以准备一份英文自我介绍。
和笔者同期面试的同学自我介绍时讲了一段英文,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流利的英文并不是临场发挥,但在面试官看来他已经比周围的同学高了一台阶。
还有一种情况是,进入面试区,主讲人会说,“每个人的自我介绍只能包括姓名、考号、所获证书”。
这时候别说太多超过范围的话题,最多可以在自我介绍开场白里加上“十分感谢贵公司给我这次面试的机会”、“很荣幸能参加贵公司组织的这场面试”等类似的话。
二、小组讨论,稳中求胜
进入候场区,会发现乌泱泱一片都是西装革履的应聘者,有的若有所思,有的低头农药,还有的在写面试需要注意的笔记。
此时,需要的是明确两点事实。
一、领导们想要挑选什么样的人才;
二、如何把这种适合岗位的优点表现出来。
举例来说,笔者当时面试的岗位是市场营销岗。
岗位所需要的人才特点大概归为以下几类: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洞察能力,除此以外可能还会关注到与他人的协调能力、对于时间的掌控等等。
因此,在这过程中我们要时刻谨记展现这几方面的能力。
1、角色扮演
通常小组中需要leader、recorder、time master三个角色,很多人认为这三类人都比较受重视,表现好通过的概率极高,亲临战场后我表示不敢苟同。
首先,Time master这个职位并不被受重视且分散注意力,导致临场发挥低于平均水平。
Recorder的角色看起来有用,但真正进入讨论环节,所有的人都在听、在记录, 此类身份的人的工作量面试官几乎看不到。
Leader当然是很有用的,但若没有总结陈述的本领,还是安静地等候时机,语出惊人才是王道。
当时笔者面试的小组共计10人,候场时在外面大家都分好了角色,3个角色大家都争先恐后的担当。
最终进入复试的只有3人,而且都不是那3个角色的担当者。
为什么?
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
其余的7人只需要考虑怎么在发言中脱颖而出,被考官发掘,不需要考虑在表现自己的同时承担责任。
当然这里并不是在鼓吹面试中大家都不去承担责任,如果你想证明自己有这个能力、或者你想尝试,这3类角色还是很适合你的。
2、如何审题
自我介绍环节过后,考官会告诉大家桌面上有试题。
小组共计15或者20分钟的时间,具体的审题、讨论、总结时间小组成员可以相互商议。
当看到题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即使是不懂的领域也别慌张。
举例一个题目,假如你是公司董事长,要选办公室主任,你会选择谁?
A、林黛玉 B、薛宝钗
C、贾母 D、王熙凤
首先,别看答案看题目。
办公室主任需要什么资质?
按照重中轻的顺序写下来。
1、执行能力
2、组织能力
3、公关能力。
除此以外还需提出支持论点的论据,以便发言时之需。
接下来再看选项,对自己十分熟悉的可以写的相对详细,如果没什么把握可以略过,并在发言时表达出并不是很了解这个选项的内容,希望听听大家的理解。
3、发言禁忌
准备工作完成后就等待大家文明的争吧!
如果你不了解答案,多听听别人的分析,在别人的基础上加工出自己的答案,高度概括是亮点,切忌重复。
如果不幸作为第一个发言,可依照第2步中所述,为大家分析题目,整理思路,把十分有把握的点全部表达出来,再向考官及同学们阐述对这个方面研究不是很深入。
听听看大家的发言,等绕回来一圈,可以再补充自己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