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下午4:30,外国语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主任张晓辉教授在书德楼212教室为广大师生做了题为《语言测试的横向关系研究》(A Study of Cross-sectional Relationships in Language Testing)的学术讲座,旨在介绍语言测试的定义、要素,测试类型和评估方法等,使师生正确认识语言测试的作用和意义,提升语言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Anastasi认为“测试实质上是对受试者的某种能力所做的客观的标准化测量”。Carroll则认为测试是一套程序,旨在诱发受试者的行为反应,并以此推导出他的相关特征(a procedure designed to elicit certain behavior from which one can make inferences about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dividual)。
语言测试依据测试目的可以分为水平测试、学业成绩测试、诊断测试和能力测试;依据测试方法和方式可分为直接测试和间接测试;依据测试成绩判别标准可分为常模参考型测试和标准参考型测试;依据判卷标准可分为客观测试和主观测试等。
测试的基本要素包括效度、信度、区分度和可行性等。效度是一个单一而又整体的概念,指测试的内容及其方式是否符合测试的目的和要求,即测试所能取得某些目标的有效程度。一项测试只有能够准确测试它所希望测试的内容才具有效度。信度可以被定义为一致性,即把相同的测试连续两次给同一个被试者,或者是让不同的人给同一试卷打分,我们会得到相同或相近的结果。区分度是指测试题目能够区分不同水平的被试者,确保高水平和低水平被试者在测试中的表现有明显差异。可行性指测试的实施应具有可操作性,确保测试能够在实际教学中有效进行。
通过讲座,师生们认识到,语言测试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语言方面的强项和弱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也可以评估语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测试,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展和难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总之,语言测试在语言学习和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图/文:王军 审核:张晓辉 编辑: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