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学院科研工作发展,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应用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心全体成员于7月22日参加了学术沙龙会议,会议主题为《海南自贸港视域下跨文化研究与人才培养实践》,本次活动由外国语学院协同人文与传播学院举办。
沙龙活动在腾讯会议平台上进行,会议主持人为应用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婷副教授。赵婷教授向参会教师们介绍了本次沙龙会议的主题方向和各位主讲人,并强调了活动的重要意义。
第一阶段会议由三位主讲人进行汇报,分别是应用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心骨干成员--外国语学院马书红副教授及人文与传播学院的金伟和苑洋老师。
马教授的讲座主题是《跨文化视域下人的身份建构》,她从人的身份重要性这一问题的缘起,文化的界定与层次,身份的定义和界定维度以及身份的分类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释;金伟老师就《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主权研究--以南海诸岛为例》为题,联系自己的科研经历,从历时命名对比分析主权意识增强问题,从共时语用特点分析了语言主权强化现象并从南海诸岛命名研究怎样讲述中国南海语言故事;苑洋老师的发言题目为《地域语言文化调查研究》,以生动丰富的方言实例阐述了她对海南军话等方言的研究。
会议第二阶段聚焦于人才培养实践,外国语学院余玉秀副教授就《海南地域文化传播和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主题进行了阐述,从国际传播角度出发,结合海南本土文化,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最后一位汇报者是外国语学院跨文化交际课程授课教师王初艳老师,她总结了自己对这门课程的建设经历,包括小班授课和三度课程建设工作,与参会者分享了她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育人感悟。
在两个阶段会议的尾声,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宏海教授和外国语学院院长李发元教授分别对会议议题进行了总结和精彩评议,这一暑期学术沙龙活动圆满结束。
应用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心的成员们在会议后进行了热烈的研讨,通过对会议议题的讨论,老师们对跨文化研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明确了科研方向和目标,并将进一步提高个人专业和学术水平,推动学院的建设与发展。
(文字/图片:刘静;编辑:赵婷;审核:邓小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