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与中国当代传播课程群建设 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组教师研讨——培养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发布时间:2024-04-19 19:58:00浏览次数:

2024年4月19日,英语系潘红和李艳老师在办公室开了研讨会,重点讨论《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使用最先进的技术来进行翻译的学习。

潘老师认为,在翻译的课堂上,她不仅不反对同学们使用翻译软件,反而一贯欢迎同学们合理使用。但潘老师会重点指出,在使用翻译软件的过程中要用批判的眼光审视人工智能的“作品”,因为“机器是死的,人是活的”。在讲评一次有关领导人讲话的翻译作业时,潘老师请学生用手机查询一句话在谷歌翻译和百度翻译中的译文,逐字逐句地辨析,该如何还原本意,该如何选择适当的词汇。如“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两个翻译软件在翻译四个“要”时给出的都是“need(需要)”的结果,然而这四个“要”并不都是“需要”的意思,而可以理解为“要求”“渴望”“希望”“趋向”等等。潘老师认为,人在遣词造句、语境搭建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越是在重要的外交场合与文学翻译中,人的作用就越加重要。中国社会是一个“高语境”文化社会,在中译外的过程中更需要我们对于我们母语源文本做出精确的理解和解释。

李艳老师也分享了她上课的心得。比如对一些中文中常引用的古人名言的翻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由于中文语境的独特性,同一个“知”字在这句话中就有着不同的意义,而翻译的过程还包括译者对源语的理解。

两位老师都认为,课程群的建设意义在于,培养了同学们对中华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从而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在翻译课上,我们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更要在充分了解意大利历史文化的同时,立足中华文化,充分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不断提高自身中文素养与中国文化底蕴,坚持“四个自信”,这样,我们才能在翻译的过程中更好地传达字里行间的意蕴,成为沟通中意文化的桥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文:潘红

审核:余玉秀



  •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南区书知一号楼
  • 学院办公室电话:0898-88386795 团委办公室电话:0898-88567253
  • 传真:0898-88386795 电子邮箱:2227186390@qq.com
  • 三亚学院外国语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外国语学院
      官方抖音号

    • USY外国语学院
      微信公众号

    • USY外国语学院
      官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