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外国语学院通过“理论科普+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模式,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活动。从疏散逃生到灭火实操,以沉浸式教育为师生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一、理论筑基:安全意识入脑入心
1.案例教学,敲响警钟
学院结合校园火灾典型案例,剖析宿舍违规用电等安全隐患。例如,安全教育视频中,针对电路短路等几种校园常见火源,分析预防措施,解析火灾场景,强调“小火快逃,浓烟关门”的逃生原则。
图1
图2
2.口诀化教学,强化记忆
消防知识以朗朗上口的口诀传递,便于师生掌握核心要点。如灭火器操作“提、拔、握、压”四步法被多校采用,逃生技巧中的“弯腰、低姿、捂口鼻”动作规范成为演练标配。部分学校还创新提出“三弯四避”火场黄金法则,即弯腰、弯膝、弯肘,避浓烟、高温、拥挤和电梯。
图3疏散撤离
二、实战演练:锤炼应急本领
1.疏散演练,争分夺秒
模拟真实火场环境,检验应急预案。
图4 灭火器使用
2.灭火实操,技能进阶
师生在专业指导下体验灭火器、消防栓等器材使用,师生分组实操,从紧张生疏到熟练扑灭“火源”;通过手把手教学,掌握“对准火焰根部喷射”的关键技巧。有学生感慨:“第一次灭火虽然紧张,但掌握了方法,面对险情更有底气。”
图5
图6
三、长效机制:安全防线常态化
1.课程化渗透,教育常态化
学院逐步将消防教育常态化,如每年新生入学组织安全教育,并组织师生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将安全意识普及到每一个人。
2.多部门联动,共建平安校园
学院将与学校其他部门紧密合作,逐步强化安全教育,杜绝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共建平安校园。
外国语学院
202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