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是英语2101班的夏铭阳,2025年,我成功考入成都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圆满实现了自己的考研目标。回顾这半年来的备考旅程,我曾无数次怀疑自己,曾在坚持与放弃之间反复挣扎,也曾在深夜陷入情绪的低谷。但幸运的是,我没有放弃,而是在不断调整与自我鼓励中,重新找回了信心,坚定了方向,最终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考研不仅是一场学业的挑战,更是一段自我成长的旅程。我想将我的备考经历与感悟分享给那些正在考虑读研、或正处于备考迷茫期的同学们,希望你们能从中获得一点力量,也更加相信自己有能力走完这段路。

关于初试和学习

我的初试成绩为:政治59分,英语65分,社会工作原理116分,社会工作实务108分,总分348分。复试成绩为88.92,综合成绩77.33

我是在大三下学期的四月份开始准备考研的,但真正进入高效备考状态是在八月之后。前期的复习节奏较为松散,经常因为目标不明确、状态不稳定而导致效率低下,这也让我一度感到焦虑和不安。直到暑假结束,我才意识到时间紧迫,必须尽快调整节奏、全力以赴。

由于我真正高效备考的时间只有三个多月,因此我果断制定了“抓大放小”的复习策略,筛选出最核心的参考资料,每门课程只精读几本重点教材,避免在低效学习上浪费时间。我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知识点的梳理与归纳上,逐渐构建起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备考后期,我基本脱离了参考书,重点放在错题整理与思维导图的复习上,查漏补缺,强化理解,夯实记忆。

关于备考

1.政治方面

我前期主要观看徐涛老师的强化课,但随着考试难度加大,单靠课程已远远不够,必须结合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回过头来看,不建议同学们模仿我前期的学习方式,应该从一开始就踏实练习肖秀荣老师的一千题,后期通过肖四、肖八查缺补漏,并搭配大牙老师的考前冲刺课程。

2.英语方面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背单词”。从备考第一天开始,就要坚持每天固定的背诵量,不能松懈,否则词汇量的缺失会直接影响做题效果。阅读部分建议以近15年的真题为主,反复精做2-3遍,甚至4-5遍。另外,写作训练也不容忽视,尤其是作文的书写规范和表达逻辑。

3.专业课方面(社会工作原理与实务)

由于是文科类学科,重点在于理解与记忆的结合。面对庞杂的知识点,单纯死记硬背是很难奏效的,我选择了画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辅助记忆,将知识结构和逻辑框架清晰地呈现在脑海中。每个学校在专业课上侧重点不同,唯有全面掌握知识体系,才能应对灵活多变的考试题型。

写在最后

我建议大家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节奏。尽早开始备考十分重要,因为每个人进入学习状态的速度不同,只有在不断调整中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节奏。同时,也要给自己适当的放松时间,劳逸结合,才能更持久地坚持下去。

希望我的经历能为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鼓励,也希望每一位正在为梦想努力的同学,都能不负自己、坚定前行!


图/文:夏铭阳  编辑:宋 冉  审核:王艳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