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至6日,英语系王初艳老师在线上参加了由中国高校外语教师发展研究院、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和上海外教社教育培训中心联合主办的跨文化教学与研究专题研修。此次研修汇聚了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跨文化教学与研究的前沿议题,为未来的教育发展注入新活力。
王初艳老师通过线上参加研修
第一场研修:跨文化交流与思维激发
8月5日上午,Lixian Jin教授和Martin Cortazzi教授带来了题为“Developing interculturality through English with creative and critical thinking”的教学案例。两位教授从跨文化交流发展的基本原则出发,提出了一套实用的课堂程序框架,并通过生动的课堂活动展示了各种创新表达、提问和回应的方式,激发学生反思和讨论的兴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探讨了利用本地语言环境中的语言元素来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思维能力,使得讲座内容既有理论深度又具实践操作性。
Lixian Jin教授首先分析Culture的定义
下午,讲座继续深入,探讨了跨文化交流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两位教授通过隐喻分析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一个综合的思维框架,旨在通过教育导向的元功能使用来提升英语教学与学习。这一框架的应用回归到实际课堂活动中,为参会者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建议。
Martin Cortazzi教授在进行教学案例分享
第二场研修:数字化与AI引领教育创新
8月6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的彭仁忠教授带来了两场前瞻性的讲座。首先彭教授以“数字时代的外语教学与跨文化能力培养”为题,探讨了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如何利用数字工具和平台创新外语教学方法,同时加强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培养。彭教授详细分析了数字技术如何为外语学习者提供更加丰富、互动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启发与会者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应用数字化手段。
彭仁忠教授就“数字时代的外语教学与跨文化能力培养”进行分享
第二场分享中,彭教授以“AI驱动下的跨文化教育创新”为题,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在跨文化研究领域的应用。彭教授分享了AI技术在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方面的独特优势,并探讨了AI在评估和反馈学生跨文化能力方面的潜力,为教育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这一讲座引发了与会者的广泛兴趣和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对AI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充满期待。
彭仁忠教授就”AI驱动下的跨文化教育创新“进行分享
第三场研修:去西方化与翻转课堂新探索
8月6日下午,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刘杨副教授进行了两场具有深刻启发意义的讲座。第一场“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去西方化思考:以跨文化适应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为例”探讨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超越西方中心主义视角,更全面地理解并参与跨文化交际。刘教授以跨文化适应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这两个重要概念为例,从非西方文化视角出发,对其缘起、发展和嬗变进行了梳理和批判性分析,倡导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独特性,构建更加包容和谐的跨文化交际环境。
刘杨副教授就“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去西方化思考:以跨文化适应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为例”
进行分享
第二场“从理论讲授到自主呈现: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翻转课堂技巧使用与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探讨了翻转课堂技巧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应用。刘杨教授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及实践活动,展示了如何让学生在理解理论概念后,通过自主呈现的方式,将所学内容再度输出,从而促进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深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这一讲座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教学策略,还展示了丰富的教学案例,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
刘杨副教授就“从理论讲授到自主呈现: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翻转课堂技巧使用与案例分析”进行教学案例分享
为期两天的跨文化教学与研究专题研修在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中圆满结束。此次研修不仅为参会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还搭建了一个促进跨文化理解与交流的平台。与会者纷纷表示,研修活动激发了他们在跨文化教学与研究领域的创新思维,将推动他们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应用新的方法与理念,为跨文化教育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图文:王初艳
审核:余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