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线上与线下、课上与课下、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结果不同的考核形式,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综合素养和能力进行测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课程于2017-2018春学期开始实行小班教学,经过两轮的教学实践,通过验收,顺利结项。2019-2020年春学期在小班教学成果的基础上,对该课程实施课程“三度”建设,并于2021年通过验收并结项。2020年获三亚学院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同时,课程团队还积极进行研讨,近三年来,共表发相关论文3篇,发挥研教相促作用。
在不断探索中,本课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成效。在教学内容和学习收获感方面,经过学习和讨论,学生对跨文化交际有了新的、较全面的认识,掌握跨文化交际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学生还能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作更深刻的思考、反思和联想,能够采用历史的、辩证的方法来分析文化,把某个文化现象放在特定的政治、经济、宗教和社会背景下进行解读,不能割裂该文化现象与其产生背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能够树立文化平等的意识,学会反思,对不同的文化有更大的包容度。在考核方式的接受度方面,大部分学生表示能接受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和作业量,并且也很好地完成考核要求。学生对课程教学模式的总体看法方面,小班+“三度”的教学模式,便于教师更了解学生的情况,与学生交流的机会更多,有助于师生情感的建立与保持,这对改善教学起到很大作用,同时,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参与思考和讨论的热情,有利于跨文化素养的发展。